經濟問題期刊_經濟問題是什么意思_經濟問題

12月18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第7屆國家發展論壇上,北大國發院院長、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就明年及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做了分析。

對于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姚洋將測算分為了兩部分:資本積累與TFP(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率。

姚洋表示,資本積累主要看儲蓄,中國當前的儲蓄率約為45%,生產性資本存量是GDP的3.6倍,所以每年資本的增長速度是12.5%。中國現在基礎設施的年份比較低,折舊可以按5%扣除,得出每年凈資本增速是7.5%。而資本對生產的貢獻是50%,所以可以算出,資本積累對于潛在增速的貢獻是3.75個百分點,這也可以作為估算中國潛在增長速度的基礎。

在TFP增速方面,姚洋表示,文獻認為TFP增長速度對潛在增長率的貢獻是20%-40%不等,則以兩數值為限,可以反推中國的潛在增速為4.6%-6.2%之間,取平均值約為5.5%。

談及明年的經濟增速,姚洋比較樂觀,原因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預期明年1月后全國疫情會進入平緩期、穩定期,社會經濟活動會有所恢復。

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有了較大的調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穩增長排在第一位,意味著明年的宏觀政策、貨幣政策會比較寬松。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把促消費擺在首位,各地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消費券發放。

姚洋表示,明年達到潛在增長速度應該是問題不大的,把今年低于潛在增長速度的這部分給補上也是有可能的,或可以期待更高的增長速度。

姚洋表示,促消費的辦法就是“發錢”,通過提高收入來提振消費的方法容易進入死循環,當前主要看政府在發放消費券方面步子能不能邁得更大一些。姚洋認為,消費券至少要發到地區經濟規模的1%左右,全國來說要發到1萬億以上,對整個經濟才會真正起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