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后疫情時期的經濟恢復與重建?中國經濟當前面臨哪些問題?在今日舉行的2020金融街論壇上,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等人圍繞中國經濟等話題分別做了演講。
在朱光耀看來,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的表現將高于IMF和世行的預測。而姚景源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還在復蘇當中,諸多的指標還是低于正常水平。當前中國經濟主要面臨的大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有效需求不足,一個是結構性問題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沖擊之前,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中國制造業面臨的外部形勢更加嚴峻。中國制造業發展目前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成為制造業強國?辛國斌指出,與當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國金融供給存在五方面的失衡。其中一個失衡是金融機構資金過度流入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領域,制造業貸款占比逐年下降。針對這些問題,辛國斌還給出了四方面的建議。
朱光耀:相信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的表現將高于IMF和世行的預測
朱光耀在論壇的演講中表示,相信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保持目前的態勢恢復到潛在增長率的水平,也就是6%左右的水平,中國2020年經濟實際的表現將高于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的預測。
朱光耀。
朱光耀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是,2020年全球經濟要下滑4.4%,這個預測比它此前預測的5.2%有所改善。其中2020年美國經濟增速是負的4.3%,歐元區是-8.2%,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對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此前的1%上調到1.9%。此外,世界銀行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2020年是2%。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合計增長0.7%?!拔蚁嘈盼覀兊牡谒募径鹊慕洕鲩L保持目前的態勢恢復到潛在增長率的水平,也就是6%左右的水平,那么中國2020年經濟實際的表現將高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預測?!敝旃庖f。
姚景源:現在中國經濟主要大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結構性問題突出
姚景源在論壇演講中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還在復蘇當中,諸多的指標還是低于正常水平。當前中國經濟主要面臨的大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有效需求不足,一個是結構性問題突出。
姚景源。
姚景源進一步解釋,有效需求不足是當下中國經濟的一個大問題。他指出,前三季度全世界商品零售總額是-7.2%,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實際下降6.6%,服務類消費下降11.5%?!敖鼛啄晗M是中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前三季度消費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負的,有效需求不足不是一個小事兒。從投資來看,投資需求由負轉正主要是靠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的投資,投資當中最重要的制造業投資增速是下降的,這說明實體經濟困難大。此外,民營投資比重在下降說明企業家對未來的預期不好?!?/p>
在姚景源看來,現在中國經濟另一個問題是結構性問題突出,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表現在規模以上企業和規下企業。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也就是大中型企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1.2%,由負轉正。但與此同時,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也就是中小企業的增加值是-1.6%?!罢麄€市場主體是一億兩千三百萬家,規上的工業才34萬家,95%以上企業主體都是規下的中小企業,而這部分現在還是處在負增長?!?/p>
另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結構性問題表現在就業領域。姚景源指出,盡管前三季度實現了全年就業目標的99.8%,9月城鎮調查就業率是5.4%。但31個省市自治區還有10個省的調查失業率是在6%以上。此外,盡管整個調查失業率是5.4%,但20歲至24歲的年輕人就是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按髮W生就業壓力大一個原因是,今年畢業大學生人數高達870萬人,高于任何一年。第二個原因是,如果沒有這場疫情,很多學校包括很多年輕人要到國外留學。受疫情影響,這部分人群無法去國外留學去,還有國外留學人員要回到國內工作。再一個就是,大學生就業領域主要是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而文化、教育等服務業恰恰受這場疫情的沖擊最嚴峻?!?/p>
辛國斌:金融資金過度流入基建、房地產 制造業貸款占比逐年下降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論壇上談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這一話題時表示,與當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我國金融供給還存在著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的失衡。其中一個金融供給方面的失衡是配置結構失衡——金融機構資金過度流入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領域,制造業貸款占比逐年下降,從2012年末19.4%持續下滑至2018年末11%。
第二個失衡是期限結構的失衡?!敖陙砉I中長期貸款增速一直在3%到8%的水平徘徊,2019年增速為5.2%。與服務業中長期貸款維持兩位數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制造業)占全部中長期貸款余額比重從2010年的18.8%持續下滑到2020年6月末的9.4%?!毙羾笳f,目前制造業融資是以短期流動資金為主,而制造業自身具有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
第三個失衡是市場結構失衡。按存量法估算,近幾年我國直接融資比重維持在4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65%到80%的結構。
第四個是主體結構的失衡,突出表現為——更多的金融資源流向供應鏈中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核心優勢大企業和有政府信用背書的企業和項目,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非常突出。
最后一個失衡是階段結構失衡。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資源大多投向成長成熟期企業,對種子期初創期制造型企業支持力度不夠。2018年成長期及成熟期企業累計融資金額分別達到3852億元和4393億元,比重分別高達37.2%和42.4%,而初創期企業融資比重只有6.8%和13.7%。
辛國斌表示,金融供給結構性失衡,既有制造業大而不強、企業利潤率過低、難以覆蓋融資成本等原因,也有制造企業資產質量不高、管理不規范、融資能力較弱等原因,但深層次根本性原因仍然是金融供給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造成傳導渠道不暢?!耙皇且糟y行貸款等短期融資為主的金融供給與制造業自身具有的投資回報周期長不匹配,制約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規模提升。二是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盡職免責和容錯機制不健全,風險控制工具不足,滯后于制造業發展步伐,不能及時精準提供資金。三是產業、金融、財稅等政策協同不足,數據信息孤島、數據信用體系建設滯后等加大了資金供需信息不對稱,增加了融資成本,降低了融資效率?!?/p>
那么金融供給如何助力制造業的發展?辛國斌給出了四方面的建議。第一,推動金融回歸本源,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制造業集聚。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導向作用,用好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地方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金融機構支持制造業發展情況的考核機制,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和監管政策,推動建立盡職免責和激勵機制,引導更多資金配置到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的比重。
二是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推動金融供給與制造業發展相協同。構建多層次銀行體系,鼓勵設立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深入開展動產擔保融資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范開展應收賬款、商業保理等產業鏈融資服務,支持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擔保收費。完善存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支持銀行在合理區間自主理性對相關企業的貸款利率,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方向性和指導性作用,通過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等方式,推動金融部門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強化金融科技創新,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與金融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企業融資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三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提高制造業直接融資比重。要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制造業上市企業質量,充分發揮區域性股權市場作用,推動新三版區域股權市場提升融資功能。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制造企業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制造業上市企業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等方式募集資金,推動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與科創板對接,要創新債權融資支持工具,支持主體信用評級偏底的企業發行債權融資。
四是強化金融政策協同,提升制造業資金配置效率。在融資政策目標、途徑、標準上,要處理好部門、部省之間不同政策的定位和功能,強化溝通協調,防止顧此失彼,造成政策效率的對沖,著力構建上下貫通、運行通暢的政策推進體系,完善金融等政策跨周期設計和調解,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節奏和出臺時機,統籌用好有限資源,既避免大水漫灌強刺激,也要防止一刀切,保持好金融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侯潤芳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項玲